屋頂防火墻
類似巴黎圣母院這樣的木結構屋頂防火,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難題。在人類長期與災害斗爭的歷程中,也探索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方法。例如,去過我家鄉(xiāng)安徽的朋友們想必都對徽派建筑上的馬頭墻(圖1)印象深刻。而馬頭墻除了裝飾外,一個很重要的用途就是作為防火隔斷,防止火勢在屋頂的架空空間里面快速蔓延。而昨日《紐約時報》也提出,巴黎圣母院應該考慮采用防火墻來提高其抗火能力(圖2)。
圖1 徽派建筑的馬頭墻(陸新征攝)
圖2 《紐約時報》建議的防火墻位置(圖片來源:紐約時報)
當然,《紐約時報》提出的設置防火墻的方案只是一個概念建議,到底是否有效需要通過科學手段加以檢驗。在暫時不具備更好的研究條件的情況下,我們采用此前建立的火災計算流體力學(CFD)模型,研究《紐約時報》提議的防火墻設置的可行性。
首先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,在按照《紐約時報》的建議設置防火墻后(圖3中屋頂處黃色幾何體即為防火墻),
圖3 方案A模型
火災流體力學計算軟件FDS計算得到的火災蔓延結果如圖4所示。嗯,確實,方案A設置防火墻后,火災被有效隔斷在起火的塔尖底部,沒有進一步蔓延到十字形屋頂上,巴黎圣母院的悲劇本是可以避免的。
圖4 方案A火災蔓延結果
那是不是只要設置防火墻就解決問題了呢?事情哪有那么簡單啊,我們還做了另一個防火墻設置方案(圖5,方案B)。方案A和方案B中防火墻的位置相同,但是高度不同,其中方案A的防火墻高于教堂屋頂,方案B的防火墻與教堂屋頂高度相近。
圖5 方案B模型
方案B模擬得到的火災蔓延結果如圖6所示。在方案B中,由于防火墻高度僅與屋頂平齊,不能很好的阻止火苗的蔓延,防火墻并未完全達到抑制火災蔓延的效果。
圖6 方案B火災蔓延結果
小結一下,本文采用CFD模擬對比了不同防火墻布置方案下巴黎圣母院火災的蔓延過程,從我們簡單的模擬中可以得到兩個結論:
1)在屋頂增設防火墻對火災蔓延是有效果的;
2)防火墻不能隨意設置,必須進行合理可靠的設計,才能達到抑制火災蔓延的效果。